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- 江湖聊天室 (http://2019.sjjh.com/bbs/index.asp) -- 心情故事 (http://2019.sjjh.com/bbs/list.asp?boardid=10) ---- 老来采花者,老来采花 (http://2019.sjjh.com/bbs/dispbbs.asp?boardid=10&id=2107) |
-- 作者:天 -- 发布时间:2019/11/28 9:31:23 -- 老来采花者,老来采花 很早之前就说过,附近村子里的老人大多爱花,尤爱采花。头发灰白的老太太们,细胳膊细腿,皱鼻子皱眼,对你笑出一排豁了口的牙,嘴里念着并不标准的普通话,手里的花环往前递了又递,只想径直塞进你手里。 这是春夏季节,经常能在河边码头见到的画面。 人们说,到了山水之间就要看山水,而自小生长在山水之间的我看的远不止山水,我眼里也有这伙老太太,她们在山水之间忙忙碌碌,似乎无处不在。 其中也有她。 她家中尚有家人,并不会无人理睬,也不会觉得无聊,其实并不同于其他家中无人陪伴的老人,但她仍喜欢与那伙卖花环的老太太们凑在一块。她喜欢采花,村里哪家哪户种有花,分别种有什么花、什么花种在哪里她知道得一清二楚。 近年来,我见她见得最多的时间是在夏天的傍晚,天上开始挂晚霞的时候,每到那时候她都会挽着一个水红色的小篮子不约而至,一朵又一朵,将我家门前后院开得正好的胭脂花连着蒂一同采下。她说连着蒂一同采下来的花才能放得久,过一晚再绑到花环上完全看不出是隔夜的花,依旧开得灿烂。 我与家人见到她,总跟她打招呼:“又来采花啊?” 她就笑,有点不好意思:“是啊,每天采一点点,做三五个花环卖卖。” 我们问她:“昨天卖了几个花环,生意好不好?” 她就老实回答:“没卖完,卖花环的人有点多,有些人不要。”表情有点局促,似乎我们的问题是在考核她的业绩,又似乎怕我们怪她常来采花。 其实在我年纪稍小些的时候,我的确曾与家人小声抱怨过:“老来采花,这样下去家里的花都会被采完的。”家人笑说不会。起初我不明白其中的意思,后来才知:采花的人永远不会将花采尽。 有一次我心血来潮说要给正在采花的她拍照,她笑着摆手:“老了老了,拍照不好看的。”说话间,腰背尽量挺直,以求让手机画面里的老太太看起来精神一些。 让人有些啼笑皆非。 其实说起来,我跟她接触得并不多,偶尔的见面问候也只是三两句短话而已,之所以会突然想起她,是因为奶奶的一句话。 随着工作的繁忙,我回家次数和时间不断地在缩减,前阵子回家还是因为要跟与奶奶一同出席一个长辈的葬礼。那位长辈还未到顺耳之年。同我们一同出席的还有我的父亲,当时我父亲正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突然,奶奶在这时忽的用家乡话感叹了一句,你秀兰姑不也是这样吗? 秀兰姑,很长时间里,我都无法将这个名字与记忆里的谁对应起来,当我后来知道这个名字的主人是谁时,却又更加恍惚了。 秀兰,与我的奶奶年岁相近,具体说来要比我奶奶小几岁,按辈分,我的父亲该叫她一声“姑”,我们小辈的则要唤她一声“婆”。 村里婆婆辈的人都会磨水豆腐,而她是村里唯一一个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磨水豆腐的人,她与磨豆腐的家伙物什就像一对老搭档,磨豆腐的木架子被她的双手握得光滑。我小时候见她,总在她家厨房,她家厨房里总摆着好几个水桶,水桶上盖着盖子,里头装着的都是磨好的嫩嫩的水豆腐。 小时候我很胆小,不爱说话,每次去买豆腐都得等到她开口问我:“这次要拿几块豆腐啊?”听到问话我才从兜里掏出大人给的豆腐钱递给她,她看了一眼,却并不先接钱,而是净了手,掀开其中一个水桶的盖子轻轻地伸手下去拿了豆腐装好袋递给我,最后才会用沾有水汽和豆香的手接过我手里皱巴巴的钱。 |
-- 作者:天 -- 发布时间:2019/11/28 9:31:42 -- 老来采花者,老来采花老来采花者,老来采花老来采花者,老来采花老来采花者,老来采花老来采花者,老来采花老来采花者,老来采花老来采花者,老来采花 |
-- 作者:枫叶红了 -- 发布时间:2019/11/28 13:57:39 -- ![]() 老来采花者,老来采花 |